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江西再添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

来源:灌溉排水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寻得古籍中的“巨石”申遗近两年终获成功 “现在想想还是很激动,为了‘申遗',我们花了快两年的时间,现在终于成功了!”26日下午5时许,潘澎和省

●寻得古籍中的“巨石”申遗近两年终获成功

“现在想想还是很激动,为了‘申遗',我们花了快两年的时间,现在终于成功了!”26日下午5时许,潘澎和省潦河工程管理局的同事们齐聚一堂,通过直播的方式见证了潦河灌区“申遗”成功的历史性时刻。

潘澎坦言,“申遗”也曾失败过。“2020年1月,第一次参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内初评会,因各项申遗工作还未完全准备充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有些受挫,但申遗工作组成员马上重整旗鼓,着手准备。为了寻找有力的证据,申遗工作组成员决定从古籍入手。同治版奉新县志《乌石潭陂记》中记载,“河中巨石,砥柱中流,乡民重地势而以人工,因之为陂”。为了找到这个“巨石”,申遗工作组成员多方打听,终于从该局老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口中得知,在乌石潭陂中确实有一块“巨石”。但可惜的是,因2013年大坝改造中,将“巨石”高出水面的一部分削去,其余埋藏于现代混凝土中。

为了寻找该“巨石”,与历史文献相印证,申遗工作组成员多次到古陂坝面,用打孔机在大坝表面凿洞,以探寻“巨石”是否还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技术人员的记忆下,找到了埋藏底下的“巨石”,为佐证文献与实物资料提供了有力证据。

●潦河灌区将被打造成南昌省会都市的后花园

继2016年泰和槎滩陂、2019年抚州千金陂“申遗”成功后,潦河灌区成为我省第三个“申遗”成功的古代灌溉工程遗产。但申遗成功不是终点,更是传承好、挖掘好、保护好古陂的起点。省潦河工程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申遗”为契机,用心做好古陂保护和发展的下半篇文章。

据了解,下一步省潦河工程管理局将把潦河灌区建设成为全省水情教育基地、研学教育实践基地、靖安县域休闲公园、南昌省会都市后花园。以展示馆为平台,配以沿河水利文化景观带,进一步加强民众水情教育的力度,提升民众对水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利用灌区距离省会城市南昌50公里的交通便利优势,扩大灌区古陂社会影响力,积极推进水文化宣传,与海昏侯墓等打造豫章文化品牌,推进南昌省会都市的后花园建设。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许佳慧

(图片由省潦河工程管理局提供)

举报/反馈

文章来源:《灌溉排水学报》 网址: http://www.ggpsxbzz.cn/zonghexinwen/2021/1130/1047.html



上一篇:再添3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中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下一篇:申遗成功!中国再添3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灌溉排水学报投稿 | 灌溉排水学报编辑部| 灌溉排水学报版面费 | 灌溉排水学报论文发表 | 灌溉排水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灌溉排水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