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灌溉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冬小麦邯麦13 号产量及主(3)

来源:灌溉排水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表4 各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单位:g)处理越冬期 起身期 拔节期 孕穗期 蜡熟期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A1 1.19 0.25

表4 各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单位:g)处理越冬期 起身期 拔节期 孕穗期 蜡熟期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A1 1.19 0.25 2.64 0.52 5.44 0.94 11.43 3.27 9.07 3.80 A2 1.09 0.23 2.60 0.53 8.87 1.39 15.35 4.11 10.13 4.15 A3 1.18 0.25 2.95 0.59 8.15 1.24 15.50 4.15 10.49 4.30 B1 1.24 0.27 2.34 0.49 7.14 1.31 15.59 4.66 10.68 4.70 B2 1.07 0.24 1.72 0.38 7.50 1.24 14.49 3.91 10.95 4.60 B3 1.05 0.23 2.71 0.54 6.81 1.09 10.49 2.77 11.84 4.90 C1 1.20 0.26 2.54 0.51 5.84 1.02 9.50 2.82 11.03 4.60 C2 1.29 0.29 2.81 0.66 5.82 0.93 11.89 3.16 10.67 4.38 C3 1.00 0.22 2.07 0.44 7.04 1.17 15.79 4.28 13.11 5.38

另外,灌水次数多的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较多,这与产量结果相一致。

3 结论

本研究表明,邯麦13 号小麦产量受灌水次数影响较大,产量潜力也较大,适宜在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由试验结果可知,邯麦13 号小麦在保证足墒播种基础上,限水灌溉条件下最佳灌溉时期为拔节水,节水栽培的最佳灌溉模式拔节水+扬花水,高产栽培的最佳灌溉模式为拔节水+扬花水+灌浆水。

邯麦13 号小麦在限水灌溉条件下,获取高产的主攻因素是亩穗数和穗粒数,节水栽培条件下获取高产的主攻因素是穗粒数; 高产栽培的主攻因素是亩穗数和穗粒数。由此认为,在中高水肥条件下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提高产量的主攻因素是穗粒数。

[1]冯素伟,张保军,谢惠民,等.灌水和非灌水条件下冬小麦水分的利用特点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5,25(5):84-88.

[2]杜守宇,马自清,高新华,等.冬麦灌水次数对产量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03(4):38,33.

[3]吕凤荣,季书勤,赵淑章.灌水次数和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0(10):5-6.

[4]吴立峰,张富仓,张鹏,等.灌水和施氮对甘肃河西绿洲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7):55-63.

[5]孙宪印,吴科,钱兆国,等.灌水模式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6):2096-2100.

[6]董宝娣,张正斌,刘孟雨,等.小麦不同品种的水分利用特性及对灌溉制度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9):27-33.

[7]Fang Q,Ma L,Yu Q,et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heat-maize double cropping systems in North China Plain[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10,97(8):1165-1174.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对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小麦一生用水约占中国北方农业用水的70%,其中人工补灌是确保雨养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小麦全生育期需要补灌1~3 次水才能保证小麦丰产丰收[1],也有研究指出小麦全生育期灌水6 次产量最高[2],同时有学者认为适当减少灌溉次数也能获得高产[3]。拔节期至抽穗期是冬小麦需水的关键时期,根据小麦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水分需求特点采取合理的灌溉措施是获得高产的一项重要农业措施,而不同灌水时期对小麦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4-5]。目前关于灌溉次数和时期对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显示,灌溉对不同品种的小麦产量优势的发挥有显著影响[6]。合理的灌溉时期和灌水量是保证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7],灌水少影响品种产量潜力最大发挥,灌水太多或不及时,不仅浪费水资源,产量也会下降,因此为小麦品种配置适宜的灌溉模式必不可少。本研究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邯麦13 号冬小麦为材料,在适时播种、合理施肥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水次数及灌水时期对邯麦13 号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邯麦13 号的最佳灌溉次数以及对应最佳灌溉模式,为指导生产科学浇水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为邯麦13 号 试验设计试验于2018-2019 年在邯郸市邯山区苗庄农场进行。试验地土壤为壤土,0~20 cm 耕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14.0 g/kg,碱解氮含量132 mg/kg,速效磷含量 25.4 mg/kg,速效钾含量98.7 mg/kg。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灌水次数,设置三个水平:2 水、3 水、4 水。副处理灌水时期,均设3 种水分运筹模式,重复3 次,共27 个小区(各处理见表1)。前茬作物为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播种前施入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 300 kg/hm2、氯化钾 187.5 kg/hm2和硫酸锌15 kg/hm2。各处理均在浇春1 水时追施尿素150 kg/hm2。据水口出水量控制每次灌水用量,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表1 试验处理设置灌水次数 处理编号 水分运筹模式A(2 水)A1 底墒水+返青水A2 底墒水+起身水A3 底墒水+拔节水B(3 水)B1 底墒水+返青水+拔节水B2 底墒水+起身水+抽穗水B3 底墒水+拔节水+扬花水C(4 水)C1 底墒水+返青水+拔节水+灌浆水C2 底墒水+起身水+抽穗水+灌浆水C3 底墒水+拔节水+扬花水+灌浆水小区面积 18 m2(长 6 m×宽 3 m),2011 年 10 月15 日人工耧播,行距0.15 m。各处理间设无灌溉保护小区,长 6 m,宽 2 m,12 行/区 试验方法1.3.1 群体动态调查 小麦三叶期,选择出苗均匀的麦行,定样点1 m 双行,调查各生育期分蘖数、穗数 产量及产量结构 小区收获,籽粒晒干后称重计产。晒干籽粒中随机取1 000 粒称重,2 次重复;收获前,样点内调查成穗数,之后在样点内随机取20 穗,调查穗粒数 收获指数 小麦成熟后在样点内取30 cm 行长样品,去根,称量地上部生物量,脱粒称籽粒重量,计算收获指数 叶面积指数 处理小区内取25 cm 行长的小麦样品,比重法测定 单株分蘖数、 次生根数及干物质量 叶面积指数调查,对取回的小麦样品统计株数、分蘖数、次生根数; 将小麦样品在105℃杀青15 min,80℃烘干12 h,称重 数据统计数据整理分析与图表绘制利用Excel 2007 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利用DPS 7.05 处理。2 结果与分析2.1 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由表2 分析可知,不同灌水次数处理之间产量差异显著,且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邯麦13 号小麦产量受灌水次数影响较大,产量潜力也较大,适宜在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相同灌水次数不同水分运筹模式下产量差异明显: 灌2 水情况下,A2、A3 处理的产量显著大于A1处理,处理A3 较A2 增产显著;在灌3 水情况下,B3处理较B1 处理增产显著,其他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在浇4 水情况下,C3 处理较C2 处理增产显著,C1 和C2 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邯麦13 号小麦在保证足墒播种基础上,限水灌溉条件下最佳灌溉时期为拔节水,节水栽培的最佳灌溉模式为拔节水+扬花水,高产栽培的最佳灌溉模式为拔节水+扬花水+灌浆?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产量结构及收获指数的影响各灌水次数处理中 (见表3),A3 处理的亩穗数较其他两个处理多1.9 万~3.6 万,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穗粒数较A1 处理多6 个,差异显著,而千粒重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说明在限水灌溉条件下,获取高产的主攻因素是亩穗数和穗粒数。B3 处理的亩穗数较 B1 和 B2 处理多 0.2 万~1.7 万,穗粒数显著高于B1 处理,千粒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节水栽培条件下获取高产的主攻因素是穗粒数。C3 处理较C2 处理的亩穗数多3.3 万,且差异显著,穗粒数较其他处理多3.1~4.9 个,且差异显著,而千粒重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说明高产栽培的主攻因素也是亩穗数和穗粒数。各处理间收获指数无显著差异,说明邯麦13 号小麦产量与收获指数的相关性较小,可能是由品种本身的特性决定的。表2 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主处理 产量(kg/hm2)副处理A产量(kg/hm2)A B C 5 952.15cC 1 4 944.69cB 6 244.76A 7 B 6 655.89bB 2 6 144.75bA 6 6 855.90bA C 7 311.48aA 3 6 767.01aA 7 155.91aA 7 889.18aA表3 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方差分析主处理 副处理 亩穗数(万)穗粒数(个)千粒重(g)收获指数(%)A A1 32.9cB 26.2bB 40.6cB 42.3a A2 34.6bAB 30.7aAB 41.2bAB 42.6a A3 36.5aA 32.2aA 40.0aA 42.1a B B1 40.1a 27.3bA 41.7a 44.0a B2 38.6a 30.2aA 40.9a 42.9a B3 40.3a 30.6aA 39.2a 41.5a C C1 41.7abAB 29.1bB 40.9abAB 43.6a C2 40.0bB 30.9bAB 40.5bB 40.6a C3 43.3aA 34.0aA 40.2aA 43.1a2.3 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如图1 所示,各处理的群体动态变化呈“单峰”曲线,均在起身期达到峰值。最佳处理A3、 B3 和C3 的 最 高 茎 分 别 为 100.7 万/亩 、 103.3 万/亩 和103.0 万/亩,在孕穗期时群体高于其他两个处理,最终形成的亩穗数也最多。由此可知春季小麦最高群体应控制100 万/亩左右为宜,中后期分蘖退化较慢形成较多的同化产物,也是获得高产的原因之一。图1 不同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下小麦群体动态2.4 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各处理的叶面积指数除A2 和B3 处理在孕穗期达到峰值外,其他均在拔节期达到峰值。各灌水次数处理中的最佳处理A3、B3 和C3 的叶面积指数峰值分别达到 7.33、6.51 和 6.87,且 B3 和 C3 处理蜡熟期叶面积指数分别为2.46 和2.12,高于相同灌水次数处理中其他两种水分运筹模式(图2)。说明邯麦13 号小麦适宜的最高叶面积指数为6~7,且在蜡熟初期的叶面积指数为2.1~2.5,有利于后期光合产物积累,获得较高产量。图2 各处理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2.5 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单株分蘖和次生根的影响由图3 可知,各处理的单株分蘖在起身期达最大值,与群体动态变化基本一致。灌2 水条件下最佳处理A3 在起身期、孕穗期和蜡熟初期单株分蘖分别为 4.9 个、2.0 个和 1.5 个,高于 A1 和 A2 处理;在灌3 水条件下最佳处理B3 在起身期、 蜡熟初期单株分蘖分别为 4.1 个、1.9 个,居首位;在灌 4 水条件下最佳处理C3 在各生育时期的单株分蘖数均多于其他处理。另外,灌水次数多的,在蜡熟初期的单株分蘖成穗多。这与亩穗数的分析结果一致,说明单株分蘖成穗是实现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图3 各处理小麦单株分蘖和次生根动态变化各处理的单株次生根条数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多,在越冬—起身、起身—拔节两个阶段单株次生根条数增长速率快(图3),到孕穗期或蜡熟初期达到峰值,蜡熟初期个别处理出现单株次生根干枯减少。在灌2 水条件下各处理的单株次生根条数均在孕穗期达峰值,最佳处理A3 在越冬至孕穗期均较其他处理的单株次生根条数多; 在灌3 水条件下最佳处理B3在起身至蜡熟初期均较其他处理的单株次生根条数多,且在蜡熟初期达到峰值;在灌4 水条件下各处理的单株次生根条数均在蜡熟初期达峰值,最佳处理C3 在拔节至蜡熟初期均较其他处理的单株次生根条数多。另外,灌水次数多的处理形成的单株次生根较多。说明小麦生育中后期水分少是造成单株次生根早衰的主要原因,后期水分供应适宜时,次生根条数多、活力强,从而保证水分和营养充足供给,延长叶片功能期 灌水次数和灌水时期对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各处理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逐渐增加,拔节—孕穗期为快速增长阶段(见表4),蜡熟初期达到峰值。各主处理最佳灌水模式:A3 处理在起身期、 孕穗期和蜡熟初期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其他两处理,分别为 0.59 g、4.15 g 和 4.30 g;B3 处理在起身期、蜡熟初期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0.54 g、4.90 g,居首位;C3 处理在拔节期、孕穗期和蜡熟初期的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高于C1 和C2 处理,分别为1.17 g、4.28 g 和 5.38 g。表4 各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单位:g)处理越冬期 起身期 拔节期 孕穗期 蜡熟期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 鲜重 干重A1 1.19 0.25 2.64 0.52 5.44 0.94 11.43 3.27 9.07 3.80 A2 1.09 0.23 2.60 0.53 8.87 1.39 15.35 4.11 10.13 4.15 A3 1.18 0.25 2.95 0.59 8.15 1.24 15.50 4.15 10.49 4.30 B1 1.24 0.27 2.34 0.49 7.14 1.31 15.59 4.66 10.68 4.70 B2 1.07 0.24 1.72 0.38 7.50 1.24 14.49 3.91 10.95 4.60 B3 1.05 0.23 2.71 0.54 6.81 1.09 10.49 2.77 11.84 4.90 C1 1.20 0.26 2.54 0.51 5.84 1.02 9.50 2.82 11.03 4.60 C2 1.29 0.29 2.81 0.66 5.82 0.93 11.89 3.16 10.67 4.38 C3 1.00 0.22 2.07 0.44 7.04 1.17 15.79 4.28 13.11 5.38另外,灌水次数多的处理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较多,这与产量结果相一致。3 结论本研究表明,邯麦13 号小麦产量受灌水次数影响较大,产量潜力也较大,适宜在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由试验结果可知,邯麦13 号小麦在保证足墒播种基础上,限水灌溉条件下最佳灌溉时期为拔节水,节水栽培的最佳灌溉模式拔节水+扬花水,高产栽培的最佳灌溉模式为拔节水+扬花水+灌浆水。邯麦13 号小麦在限水灌溉条件下,获取高产的主攻因素是亩穗数和穗粒数,节水栽培条件下获取高产的主攻因素是穗粒数; 高产栽培的主攻因素是亩穗数和穗粒数。由此认为,在中高水肥条件下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提高产量的主攻因素是穗粒数。参考文献[1]冯素伟,张保军,谢惠民,等.灌水和非灌水条件下冬小麦水分的利用特点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5,25(5):84-88.[2]杜守宇,马自清,高新华,等.冬麦灌水次数对产量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03(4):38,33.[3]吕凤荣,季书勤,赵淑章.灌水次数和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0(10):5-6.[4]吴立峰,张富仓,张鹏,等.灌水和施氮对甘肃河西绿洲春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7):55-63.[5]孙宪印,吴科,钱兆国,等.灌水模式对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生长特性和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6):2096-2100.[6]董宝娣,张正斌,刘孟雨,等.小麦不同品种的水分利用特性及对灌溉制度的响应[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9):27-33.[7]Fang Q,Ma L,Yu Q,et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wheat-maize double cropping systems in North China Plain[J].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10,97(8):1165-1174.

文章来源:《灌溉排水学报》 网址: http://www.ggpsxbzz.cn/qikandaodu/2021/0121/486.html



上一篇:基于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效率西瓜滴灌水肥制度
下一篇:设施大棚沙培蔬菜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

灌溉排水学报投稿 | 灌溉排水学报编辑部| 灌溉排水学报版面费 | 灌溉排水学报论文发表 | 灌溉排水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灌溉排水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